分享嘉宾
周学姐
上海国家会计学院MPAcc
本科:南京工程学院
专业:高分子材料
一战:241分
二战:237分
一、一战与二战的区别
一战考试时逻辑是出现很严重的失误,由于平时模考没有注重时间观念,导致考试时时间分配不到位,逻辑有五题没有写,最后是直接涂的卡。除逻辑外,其余科目发挥平稳和预期相差不大。
在二战复习过程中在逻辑上花了很多时间,因此对其余科目有所忽视。考试时数学粗心错了三题,英语阅读训练强度也有所下降,阅读错了两题,完型错了四题。
二、一战备考历程
一战是四月份正式开始准备的,这个时间点我觉得正好。
数学:
4-6月份一刷知识点,数学很简单在看基础知识时不会有太大的障碍,每一章看完后再做相应的习题加整理错题。整理错题很重要,因为题目做的次数多了你会发现,当错题做第二遍第三遍很可能还是会在同一个坑出错,因此遇到错题一定要整理下来并且分析原因。
7月份开始二刷知识点,把之前学过的内容过一遍,因为4-6月份在校的同学还要上课,还得处理学校各种琐事,当时的学习是一个碎片化的过程,但7、8月份暑假开始,学习时间很密集,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两个月时间。数学我是9月份开始刷真题,这个时间节点我觉得也正好,因为太晚的话可能导致只能做一遍甚至做不完。
9-12月我一共刷了三遍真题,期间还做了一些提升难度的题目,因为尽管考试难度一般,但还是要预防措手不及的情况。
逻辑:
前期打基础很重要,一开始做题不能图快,因为逻辑很多题目题干很长,一开始就做太快的话会忽略一些题眼,导致折腾了半天最后题目也解不出来。我看逻辑的顺序是形式逻辑→论证逻辑→综合推理。
4-7月份第一遍知识点,这里比数学多花了一个月,因为之前没接触过前期学的有点慢。
8月份二刷基础知识,刷一些套卷,套卷是模拟真题的可以提前感受一下考试的感觉。
9月份开始刷真题,也一共刷了三遍左右,逻辑真题的话其实刷多了就会发现是有规律的,甚至还会有相似的题目,因此一定要反复钻研。关于错题,和数学一样,一定要用专门的本子整理分析原因。
英语:
背单词很重要,从开始备考的第一天到考试之前,要每天坚持。背单词的方式看个人偏好,有人喜欢拿着单词书背,有人喜欢用手机app,我当时是用的单词书,觉得方便自己做一些笔记。
4-8月份我除了背单词还看了词根词缀,长难句之类。词根词缀对于背单词有很大的帮助,能提升背单词的速度,而且在遇到不认识的词时,也许可以靠词根词缀猜出大概意思。长难句的话,主要是对于阅读的理解和翻译有一定的帮助。然后前期我还找了一些阅读和完型每天练练手。
英语我也是差不多9月份开始刷真题的,英二真题也是建议反复做,因为里面有很多重复的高频词汇,就比如你做第一年发现一个单词不认识,记住之后再做第二年,会发现还有这个单词。真题里的完型对比一下也会发现,选项是有相似之处的。
11月份我才开始看大小作文,这个时间很晚了,所以我作文并不高,应该是刚好及格的样子,不建议大家拖到这么晚,会影响后期的复习。翻译新题型真题中训练就行,可以不另外做题,翻译前期长难句会训练到,新题型的话很简单,一般不会失分。另外我不建议大家用英一的资料,在前期我也做过英一阅读,觉得难度挺大而且和英二不属于一个类型。
写作:
我是10月份开始,真的太晚了,建议大家8、9月份开始。因为作文不是你拿到手就可以写的,需要先学习基础的逻辑漏洞,写作方法,思考角度。我一战复习时只勉强来得及写完了第一遍真题,连汇总整理的时间都没有,真题还是建议多写两遍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话是有规律的,把知识点学扎实了按照套路写分数不会太低;而论说文存在主观性,不确定性较大,就比如19年讲的知识真理和诡辩,我个人觉得还是挺难写的,所以大家一定保证论证有效性分析多拿分。
最后到11、12月份的时候,一定要做模考,最好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一天,可以每周选出一天模考一下,建议在周六,和正式考试相符。一定要严格掐表,到了时间就不要再做了,然后给自己估分,如果对自己严格一点可以把结束时间提前个十分钟,因为考试可能还会受紧张情绪的影响。
三、二战备考历程
我毕业之后工作了两个月才决定二战,7月底辞职,8月份才正式开始。我在8月份对照之前前一年的笔记快速过完了基础知识,在九月份开始真题训练。两次备考的主要区别体现在,提前开始了英语大小作文和管综两篇写作,所以11、12月份才没有慌乱,有更多的时间汇总复习,而且二战复习时我管综作文真题写了两遍;还有就是,加快了逻辑的做题速度,因为一战留下的阴影有点大。后面题目做多了就发现很多题可以有快速解法,比如论证逻辑可以没必要一字一句读所有题干,还有综合推理也不一定要老老实实从后往前推,可以直接选项代入。
心态:
压力大是肯定的,后期也的确会存在心态崩溃的可能。首先关于跨专业,挺多跨专业的同学在选择前总会担心,我会不会和本专业的考生差距太大,会不会学习起来很吃力。我想说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的,首先初试没有任何差距,数学是初等数学,逻辑大部分人没学过,因此不需要过于担心,脚踏实地复习就行;复试专业课上是弱势,所以如果初试前期有空余时间,可以先熟悉下参考书。其实只要认真把参考书目看完,习题好好做,专业课考试也不会有大问题,我二战时也是初试完才开始看的专业课。我记得当时我们班有一个姑娘跨考植物病理学,最终还考上了,所以大家不要有过多的担心,好好准备就行。
压力:
可能有人担心二战成本太大,如果再一次失败会承受不了,我当时也想过,但当你真正投入复习的时候,就会克制自己,不去想任何考不上的可能。其实我之前并不是足够自律的人,但从辞职开始也能够坚持每天早起,就是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吧。还有大家在决定二战前一定要考虑清楚,是不是真的一定要读研,能不能坚持一年枯燥无味的生活,想清楚了之后再做决定,决定下来之后也就不要再想其他有的没的了。
还有,建议找一两个可以互相督促的研友,二战到后期会有心态崩了的可能,有研友不仅能互相督促学习,还是一种陪伴。我当时有两个研友都是大学时期的朋友,我们三人轮流早起排队去图书馆占位置。初试复习到11月份那会儿大家都挺慌的,但互相打打气,聊聊天,憧憬一下考上以后的生活,能够很有效的转移注意力。我记得尤其是复试,三月中旬之后,我真的很紧张,会计和微观都很厚,而且周围的人都考工科和学硕,复试对他们来说没有我那么重要,我那会儿就想,会不会大家二战都成功了,就我一人失败,幸好那段时间有研友陪我一起看书吃饭,才能坚持下来,其中一个和我考的同一所学校,我们一起去上海复试,这也很大缓解了我复试时的紧张情绪。后来我的两个研友都考了专业第一,而且我认识的同学中,二战成功率很高,有七八个人吧,都考上了理想院校。
四、Q&A
Q1:一战241分被刷有哪些原因?
18年考研上国会的分数线是236,241其实不算很高。当时由于时间规划不到位,我是在分数出来之后才开始看复试内容,再加上开学之后就被逼着准备毕业设计的实验。因此在参加复试前还有近一半的知识点没有看完,微观只看了四分之三,会计还有一半,所以导致专业课成绩很低。因此复试成绩真的很重要,我那一年还有不少初试成绩比我高的人复试被刷,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,最晚也要保证初试结束后就开始学习,因为到了三月份,还会有学校那里各种杂事缠着你,甚至也可能像我一样2月份就要开始做毕设,这样的话看书的时间直接少了一半。
Q2:为何二战还考上海国家会计学院?
选择上国会是我一战时考虑了很久之后的决定,所以一直都是我考研的目标。我择校时首要考虑江苏和上海的学校,又因为学校的环境、氛围都是我喜欢的,学费也较为便宜,学校历年分数线也与我实力相符,还有我觉得这是一所对我这样跨专业的考生比较友好的学校,我很喜欢上国会的面试模式,题目多为开放题,不会出现让我哑口无言的情况。而且一战失利没有差很多分,所以我觉得再努力一把一定能考上。我们学校真的很漂亮,尤其是三四月份种满了郁金香,老师们都很专业,人也特别好。
Q3:二战初试成绩怎么下降了?
一是因为英语阅读错误率提高,应该是源于题目训练不够,因为二战是8月才开始,所以英语阅读我只刷了三四遍真题,没有再做其他模拟题;
二是在数学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粗心,都是很低级的错误。这也是我复习过程中有所忽视的一块,由于一战管综题目没答完,所以二战复习时我专注于提升做题速度,没有严格把控正确率,有时只是一点小失误就没放在心上,但是选择题是不容许任何失误的!
Q4:一战和二战在复试环节问了哪些问题?
一战时中英文题目相同,是一幅“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”的漫画,要求你分别用中英文说出看到这幅图的想法;
二战中文题是“中国为什么举办进口博览会”,英文漫画为“电子票据”,就是一部手机,屏幕里显示着一张电子票据。
从这两年的题目可以看出来,上国会的面试属于开放题,不会考你太多基础知识,但要求你有自己的思考角度与观点。不会有人拿到题目一句话都说不出来,但要想拿高分在面试上占优势,就需要有独特的思维、清晰的逻辑和优秀的表达能力。
上国会的面试还是很严格的,当你进入大会议室备考时就不允许带除了身份证、准考证、一只笔之外的东西了。临近面试前还会被带到一个候考室,最终才能进到面试的教室。